野fun「少年狼」和他們的足跡(2)

在平淡的生活中,向少年狼們邀稿意外成了一項新樂趣,我總能在真誠坦率的字句中,嚐到他們酸甜苦辣的成長滋味,和瞥見生活起伏的軌跡。雖然他們來自不同的成長背景,專業、個性、興趣迥異,但企圖在青春的歲月中,克服困難與不安的恐懼,認真追求所學,勇敢獨立生活的精神卻是一致的。這幾篇小品文好似心靈風景明信片,烙印了他們成長的戳章;又如一場小小的跨界派對,讓我們跨越時空來相聚,為無悔的青春舉杯吧。

簡介/琥珀

鄒柳俊【冬日,在波士頓思念遠方的雪】他埋首理論凝聚態物理的世界,異鄉的雪花,使他思念起童年飄雪卻溫暖的湖南鄉情。

黃曉琴【青春跨界又何妨】她來自四川,大學任教之餘,跨界學習python編程和程序設計,應用在語言研究樂趣無窮。

郭明惠【徜徉在德國的春天】她克服羞怯,擁抱興趣,逐步走向獨立之路,分享到德國藝術學校應考經驗與成長心情。

林省吾【小魯廚房–之電鍋蘋果海鮮燉飯】他主修日文,擔任調酒師,輕描淡寫都會單身廚趣,展現「從產地到餐桌」迷你料理的「小魯情調」。

冬日,在波士頓思念遠方的雪

撰文/鄒柳俊(火狐狸)

我出生於湖南,90後,是水獺的表弟(Zootopia 即視感)。現正於波士頓攻讀博士,熱衷研究「理論凝聚態物理」。平日生活愛好包括電影欣賞、攝影和美食等。

位於湖南山區的祖屋,昔年由爺爺三兄弟帶著一大家人居住。近年來年輕人都到大都市謀出路,祖屋也漸漸破敗。

最近每次看到波士頓的雪,我都會在腦中搜索家鄉的雪的模樣,但想了半天只覺得近些年湖南已經很少有雪了。然而我始終記得,小時候家鄉還是會下雪的,甚至會下大雪。尤其是在過年時回到鄉下,還能看到地上鋪了鬆鬆軟軟的一整層呢。那時候我們還小,大人們常常在打牌,時而沈默地想出牌策略,時而吵鬧地爭牌桌輸贏。外公帶著他那竹籃小爐從這桌走到那桌,有時看看大家打牌,有時聊聊天。我總纏著表哥表姐玩,下下象棋、看看電視,或者爬爬山、搗搗亂,就是不想碰寒假作業。實在找不到事情做時就從這個火爐跑到那個火爐,但到哪都能聞到一股乾乾的、微微刺鼻的炭味。到了晚飯時大家齊聚到老房子一頭的那間屋子。大人們圍著三張方木桌坐下,大多數表哥表姐都得站著,但我和小表姊似乎總有座位。每個木桌上會擺上七、八個碗,裡面有臘魚臘肉,鹹鹹的乾茄子,一大碗海帶,一碗魚,一碗豬蹄,可能還有剛殺了煮好的雞。我似乎總會被打賞一隻雞腿。吃完飯後大人繼續打牌,我繼續玩,到了要睡時就蜷縮在重重的棉被裡,一邊發抖一邊想那天經歷的好玩的事,慢慢地就睡著了。

老廚房。土灶台已經被小瓦斯爐替代了。小時候過年最愛在火堆下埋幾個番薯,邊烤火聊天,邊等蕃薯烤熟。

冬日時節,外公經常帶著他那竹籃暖火小爐,令人十分懷念。

這時候最讓人期待的是早上起來給親戚拜年時領的紅包。很小的時候拿到的紅包里經常是12塊壓歲錢,偶爾能看到510塊的。這些鈔票的顏色不同:1塊是紅的,2塊是綠的,5塊是淡黃色的,10塊是灰綠色的。所以每次打開紅包一個角,只要瞥見裡面的顏色就知道壓歲錢的多少。這時期待感瞬間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開心,或許偶爾也夾帶一點小小的失落。越來越長大後,紅包裡壓歲錢的顏色漸漸變得單一,而那種期待也少了。

老屋背面一點都沒變,時光在這兒似乎停滯了。

那時候是多麼悠閒啊!小時候聽到「無憂無慮的童年」這個說法時,總覺得我似乎不那麼無憂無慮。現在想起來,才後知後覺地體會其中的含義。從小到大我也走過了好幾個地方,經歷了不少事,一撥一撥人在生活裡來了又去,還有些人一直留了下來。總體來講,越到後來,其中的壓力和緊張就越多、刺激和興奮也越強。想起過去的悠閒時光,往往十分懷念。看到這些老照片,看著過去的我們,過去我們的衣著,過去我們的姿勢,過去我們的神情,總覺得那時的生活真簡單啊——不只是尚被抱著的我生活很簡單,大家的生活似乎都比現在簡單得多。現在看來,這些生活幾乎簡單得讓人不敢相信,好像我們的一部分已經永遠被印在這些照片裡,再也帶不出來了。

二十年前兄弟姊妹的合影,我是被抱在手上的那個,水獺表姐正吐著舌頭。

老屋牆上的家庭照片,十幾年來沒有變過。

時間過得真快,以至於我們還不及慢慢消化一個時代的酸甜苦辣,歷史越來越快的車輪就已經轟隆隆地把我們帶到了新的地方,而在這新的地方我們也得跟著越來越忙碌。在這越來越忙碌的年代,更要好好珍惜平平淡淡的幸福,好好品味簡簡單單的生活吧。


青春跨界又何妨

撰文/ 黃曉琴(山下、小花)

給朋友寄生日明信片,搜腸刮肚不知道寫什麼合適。似乎就這兩句比較合適的話,有時候我們說給別人聽,其實也是說給自己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話聽百遍,似乎理解也會不同。現在的自己感覺想做成什麼都很難,每天十點睡,五點起,這樣可以在早上有兩個小時平靜的時間。

我快要三十了呀,好快,有時候想到這時間的洪流不僅畏懼。只有抓緊每一分鐘,才能獲得心靈的平靜,時不我待。只是偶爾也會覺得心裡難過,可是這也就是青春的真相:此時就是該爬坡,每一天都在向上。爬坡當然不容易,但是積少成多,當你站到一個高度時,會覺得前面的路不算什麼。好在現在能吃能喝,能跑能跳,能寫能畫,所幸,朋友結婚的還比較少。

這是根據和朋友的聊天記錄置成的圖云

今年2月13日晚上,公眾號推送了一篇《如何送給女朋友一份酷炫的情人節禮物》,講的就是po主將老公和她的8年聊天記錄做成了「圖云」,還有柱狀圖分析「剛認識一個月vs婚後」的關注點差異分析。看完,我也睡不著了,並不是因為我有女朋友或者男朋友,而是發現語言的文本分析好好玩!

第二天一早爬起來,就開電腦,準備利用po文裡提供的素材,開始摸索。但即使別人提供了基礎代碼,自己運行還是出很多幺蛾子(註:問題)。無奈畢竟不是科班出身,很多代碼操作和軟件運用知識都不懂。但是這些都不是問題:我首先計算這次跨界的知識的難度和我想要達到的程度,安排接下來的兩天都要花費在這個問題上。然後搜索國內和國外的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加入了一堆python編程的免費課程。最終聚焦在哈佛開的一門《python for research》這門課上。邊學邊看邊和朋友討教,最後還約見面,請他給我一下午的具體問題輔導。幾天之後,成果終於出來了,如圖(雖然情人節已過去很久)。

深度學習、電腦神經網路和文本分析的運用其實不僅僅在平時生活中的搜索引擎、谷歌翻譯上,最近還因為人工智能AL而廣受關注。對於我這樣一個興趣驅動的人來講,對它感興趣首先是因為好玩,但同時我也意識到了python編程和程序設計的技術將在語言研究領域(我的主要興趣)的無限可能。例如:研究紅樓夢的章節作者分屬問題、民謠到底在唱什麼、唐詩和宋詞的差異。其實一開始看到python課程,要從語言方向轉到計算機,心中很是惶恐。但我明白這個知識點很重要,是未來的趨勢,如果今天不下決心去做,以後肯定還會碰到同樣的問題。那個時候就會後悔為什麼沒有早一點開始了。

來自四川的我,大學學的是語言領域,但理科的心一直在,喜歡分析、挖掘數據、data mining(資料採礦)。我想數學、語言、藝術、自然,都是美的,只要接觸自己喜歡的事物,深入探究,就會覺得每天都不夠用呢! 青春啊,青春,跨界又何妨?


徜徉在德國的春天

撰文/郭明惠(花木蘭)

在德國,當草地上冒出一群群初綻的小花時,就代表春天來了(sparkling eyes)。轉眼間,我已迎向德國的第三個春天,每當放寒假回臺灣過年時,總會想起剛到德國申請藝術學校時青澀的「菜鳥」生涯,回首來時路,真是點滴在心頭,而當年那個在校沈默寡言的小女孩,似乎已經離我很遙遠了。

上緊發條,準備藝術系資格考

當我申請藝術考試資格前,必須繳交一本作品集,內含二十件以上的作品。各校多有提供作品集準備的諮詢,但當時我因為路途遙遠的關係,只能在網路上搜集資訊,例如:從各校網站瞭解應考資訊,或參考有經驗的學生分享心得和作品,以此作為依據,再去廣泛瞭解學習的方向與搜集靈感。因此,我並沒有為考試特別做額外的創作準備,大多都以平日累積的經驗作品來應考。

德國學校評選作品的美學觀點,以作品集來說,我認為無論作品的最終效果或繪畫技巧如何,學校最期待的還是看見學生自身的創意,並且不要完全侷限於平面,而是展現多元的方式,例如:立體模型、裁縫、攝影、剪影、舞台設計等等… 甚至以自己的生活環境當題材皆可,重要的是清楚表達自己的創意與想法!

應考術科,勇闖四關

一、用「紙」設計一種動物:
應考當日,學校會提供普通a4影印紙、各式黏膠與剪裁用具,考生可任意發揮創意做出一種動物。
我記得,當時花了一點時間思考選擇有特色但製作難度不會太高的主題,於是腦中靈光一閃,便以德國公園裡的常客「松鼠」為主題。尤其,牠高高翹起尾巴的逗趣模樣,立刻讓我聯想到將紙條剪成鬚狀後再捲起的方式,來表現牠尾巴蓬鬆溫暖的感覺。其次,再分別將松鼠的四肢、身體、頭腳、耳朵以不同的摺法來組合,表現出松鼠的完整構造和強調局部特徵細膩的質感。

二 、以考生自己的「紙動物」作品當靜物主角,在圖紙上用多種技法表現:
因為我過去沒有類似的練習經驗,當時就只以簡單的鉛筆素描,或將其簡化為幾何圖形和線條來表現。考試後,我刻意觀摩了其他考生的作品,從中瞭解了更多平面圖像表現的可能性,例如:加入色彩,或單純畫圈並利用不同的疏密度,來詮釋動物活潑的形體變化等,考生們多元的表現技法,讓我耳目一新,並開拓了不同的視野和思考。」

三、 畫一幅以「『旅行』皮箱」為主題的畫,表現旅行時會需要哪些東西?如何表現皮箱的風格?
我覺得這個題目的可能性很廣,就採取較為抽象的角度去思考並展現(不過也記得當時花了太多時間在思考)。當時的想法是:我認為一趟旅行裡一定不能缺乏「人」的元素,行李裡卻可以什麼也不裝。因此我選用水彩來表現,在構圖上則用 4-5 隻交叉緊握的手,來構造出皮箱的形狀, 以此表達我對旅行皮箱的想法。

四、 用德語解說作品集
在考試當中,考生會被點名到另一間教室,面對五名教授解說自己的作品集。因為我在考試前已經預作準備,所以過程還算順利。當時的我只期望自己面對主考官的德語詢問時,能聽懂問題,能扼要回答重點就好,畢竟,我只學了三個月的德語。然而考試後令人驚喜的是 ─ 我竟然被幾位教授當面稱讚,為此我還默默地開心許久呢!

     

 

考前的派對之夜

在這次的考試經驗中,最令我難忘的是「考前的派對之夜」。記得派對當晚人人手拿一瓶啤酒 ,來校應考的各路英雄好漢大多都以輕鬆的心情應對,且彼此談話內容完全無關隔天考試 ,是個充滿交誼興味的派對,在愉悅有趣的氣氛中,使我深刻感受到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另一方面我也很慶幸,因為路途遙遠必須提早一天到達,因此有機會和另位考生共同借宿在一位在校生的宿舍沙發,因此在充滿歡樂笑語 的「考前的派對之夜」中 ,自己不會孤獨地站在角落,而是有機會多認識一些朋友和交換一些資訊,這個充滿驚奇的派對之夜對我來說是個蠻重要而且有趣的經驗。

 

回首來時路,我終於擺脫小學和國中時害羞內向的個性,在高中時更因為參加舞蹈表演,結交很多好朋友,因而增進自信。在台灣大一時因為每次評圖必須上台講解作品,幾次習慣之後就比較熟練,而自己當時對設計領域也越來越有熱情,在作品中得到很多成就感。然而,來到德國求學,因為語言障礙的緣故,一切學習難度增加,恐懼也因而增加,有點兒像回到小時候害羞內向的心理狀態。不過,現在的我已經長大了,我會硬著頭皮去開口,當然最重要的因素還是逼不得已」?,因為不開口問就沒有辦法解決問題,沒有辦法申請學校,沒有辦法找到住宿…等等。

目前,我當然已經不會在課堂上不敢說話,只是沒有那麼愛說話,但該說話的時候我還是會勇於表達,我想,自己正一點一滴的累積學習能量並還在緩慢的克服困難中努力嘗試找到平衡點。


小魯廚房之電鍋蘋果海鮮燉飯

撰文:林省吾( 波波)                                                 插畫:徐千又                                    

    

 

今天 ( 2017-0222 ) 跟哥哥去了一趟宜蘭吃柯氏蔥餅,還有去大溪漁港買海鮮,晚上來煮飯。

食材裡面有下午剛上宜蘭大溪漁港採買的透抽、海瓜子、甜魽(音譯),和估計在冰箱裡放一個禮拜的高麗菜,以及自己撥蝦殼去沙腸的白蝦

我的作法是這樣,先在電鍋裡先放入兩杯米(兩人份)加上兩杯左右的水(米最好先泡在水裡20分鐘),之後在上面鋪上自己炒至稍微焦黃的洋蔥蘋果和甜魽片,丟進高麗菜和一點蒜碎之後撒上鹽巴和黑胡椒(推薦使用saltbae的撒法)。

按下煮飯鍵之後稍等20分鐘,打開把切成圈狀的透抽跟海瓜子還有白蝦擺好,上面淋上一點用剛剛撥蝦殼時去掉的頭所煉出來的蝦湯和自家種植的羅勒(哼哼,養你那麼久終於….)

蓋上蓋子之後等電鍋自行煮好即可,真的蠻好吃的。

覺得蘋果加得真是機智。

本來還想去買個番茄跟起司來加,可是雨太大我又很宅所以就算了。

啊!對了,還有奶油羅勒蒜碎烤草蝦,就跟名字一樣的做法,照片實在不怎麼樣我就不po了。

雖然這碗「蘋果海鮮燉飯」賣相不怎麼好,圖片中飯裡面紅色的是紫米,我想如果用全白米然後換個碗,這樣搭配起來應該就很好看了。

小魯明天要回台北上班了,台北沒廚房嗚嗚嗚…

大家若有興趣不妨嘗試一下,可以用簡單一點的材料,在沒廚房的租屋處也能做出一道色香味具佳的「電鍋海鮮燉飯」喔。

【參考影片:saltbae的撒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