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攝影 /恐龍
哪裡有水,那裡就有魚;哪裡有魚,那裡就有魚鷹。
離我家最近的魚鷹出現在寶山水庫,寶山水庫是個離槽型的水庫,它的水源來自於頭前溪的支流上坪溪,原本供應新竹縣的民生用水和灌溉用水,後來科學園區的用水日益增加,所以又蓋了寶二水庫。我在這兩個水庫都見過魚鷹,每年冬天固定都是單獨出現,大部分的時間看到牠都是高高在水庫的上方巡弋,卻不見牠俯衝下水捕魚,這裡缺少淺水區域,對於靠目視搜尋位於表層魚類的魚鷹來說,水庫並不是一個容易討生活的場域。
魚鷹飛行時,翅翼呈現明顯的 M型。
另一個可以看見魚鷹的地方是金城湖和客雅溪出海口,觀察拍攝度冬水鳥的日子裡,偶而可以看見魚鷹突然出現,匆匆在金城湖裡抓了魚之後立刻離去,接著就不會再來了,常常給人措手不及的感覺。
捕獲魚隻的魚鷹正振翅高飛,凱旋而歸。
觀察魚鷹最佳的地點其實是在新店的廣興,這裡的環境適合,是魚鷹在北台灣一個穩定的度冬區域。雖然全天都可能觀察到魚鷹的捕食行為,但是以早上九點前的時間最好,當魚鷹從上遊循著固定的路線巡弋在這裡迴轉時,有機會和牠們非常近距離的接觸,那時你可以體會到逼視的刺激感覺。
魚鷹胸前的白色羽毛,清晰可辨。
三月底四月初,魚鷹開始準備北返,捕魚的次數增加但是出現的數量明顯減少,連平時在這裡嬉戲的黑鳶族群似乎也轉移了陣地,不再頻繁地出現。
在空中嬉戲的兩隻黑鳶
黑鳶展翅時,可以仔細觀察牠的特徵,正三角的扇形尾羽,和翅翼的六根指叉。
這兒的夜鷺白天也不休息,聚集在釣魚人的四周伺機而動,可見這兒的漁獲豐富可以滿足所有生物需求。
夜鷺棲息在水邊欄杆上
夜鷺展翅飛翔
低頭巡弋的魚鷹有固定的飛行路線,牠們專心地注視下方的水面,不需要熱氣流即可輕易飛翔,發現目標的一刻最令人屏息,牠們定格、翻轉、收翅、俯衝、伸爪、下水,一氣呵成完美無比,即使如此,每四次的獵殺之中也只有一次成功得手的機會,最快樂的應該是我們這群在旁邊準備獵取鏡頭的鳥人們吧,不過我們的技術更差,十次的魚鷹衝水捕捉不到一次精彩畫面。
低頭巡弋的魚鷹突然像水中俯衝獵食
魚鷹擄獲漁獲
魚鷹用雙爪緊緊抓住魚的頭部和尾部,振翅而飛。
魚鷹高超的水中獵捕技術,讓牠可以飽參一頓。
魚鷹以爪捕魚主動出擊,一旁的夜鷺看了也來東施效顰一番,一頭栽進水裡,這種守枝待魚的鳥兒竟然也學會了必殺獵技,給牠叼上了一尾大魚,精彩之處更勝魚鷹一籌。
夜鷺捕獵魚隻的瞬間
夜鷺捕獵魚隻時,幾乎半身都泡進水中。
夜鷺叼出魚隻,振翅高飛。
遠處一隻黑鳶不停的來回從水面掠過,以撿拾內臟屍體垃圾為生的牠們難不成也開始努力捕魚了?可惜爪子的構造不利此道,試了許多次都失敗,最後終於看清楚牠的獵物是一隻有尾巴的老鼠,如此的美味不容放棄,休息之後再試一次得手了。黑鳶叼著牠停在對岸湖邊的樹枝上立刻進食起來,可距離太遠無法紀錄。
黑鳶不停在水上搜索,終於鎖定一隻老鼠。
黑鳶空中翔飛,捕獵的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