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鳥氏還是梭德氏帶紋赤蛇?

撰文攝影/李潛龍

曾經有幾年的時間對於蛇類有些瘋狂的追尋,那段時間最常做的事情是深夜時分,還流連在北部橫貫公路上,一面步行一面以手電筒掃描路旁的落葉堆,尋找任何爬蟲類的蹤影。不過當然是有好友家人陪伴,並非獨自一人,不過常常從深夜走到黎明,從巴陵走到明池,只為了在某個路段能與某種蛇類相遇,現在想想也真是瘋狂,不過也因此認識了好多種精彩的蛇,其中羽鳥氏帶紋赤蛇算是令人驚豔的美麗物種。

那時羽鳥氏還是被稱為羽鳥氏帶紋赤蛇,是為了紀念模式標本採集人,日本動物學者鳥羽重郎博士,將其姓氏拉丁化而得名。牠與另一種由德國動物學者梭德氏所採集而得名的梭德氏帶紋赤蛇,長相特徵非常相似,只有身上的白斑有所差異。根據台灣兩棲爬行類圖鑑的記載,兩者的分怖剛好錯開,羽鳥氏分佈於台中以北和東部花蓮以北,梭德氏則分佈於西半部台中以南和台東,兩者皆是台灣特有種蛇類,分佈上有些王不見王的味道(註1)。

不過新的論文揭示:2021/11/24由台灣的杜銘章老師、日本的太田英利老師 (Dr. Hidetoshi Ota) 以及俄羅斯的Dr. Nikolai L. Orlov,刊出了一篇研究華珊瑚蛇屬 (Sinomicrurus屬) 的演化分類研究論文,其中提到,由於缺乏種的階層上的足夠證據支持, 羽鳥氏帶紋赤蛇(S. hatori)與梭德氏帶紋赤蛇(S. sauteri)應為同物異名,根據命名規約規定,以先發表者為準,將羽鳥氏帶紋赤蛇併入梭德氏帶紋赤蛇(註2)。

因此,無論南北及體側白斑,全台灣的帶紋赤蛇,皆屬於梭德氏帶紋赤蛇,至此定於一宗,之前心心念念要去嘉義找梭德氏的願望也一併達成。

腹部有許多不規則的黑色橫斑,雖然是有毒的蛇類,但是非常溫馴,並未有咬人的紀錄,尾端的角質化尖刺反而是他們主要的防禦武器。

參考資料:

(註1):台灣兩棲爬行類圖鑑

(註2):臺灣蛇類快速辨別圖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