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殺手-Isodontia auripygata築巢全記錄

話說我們在油羅田的獨居蜂觀察進入第4年,照理說該觀察到的蜂種應該都出現了,其實不然,每年還是會有一些意料之外的新訪客出現,帶給我們諸多的驚喜。

2023年6月初我們發現一隻體型碩大的細腰蜂出現在老屋的蜂旅館區,乍看之下有點像是紅腹扁股泥蜂,但是腹部的紅色有些許不同,經過葉大的鑑定認為是Isodontia auripygata,也是一種扁股泥蜂。我以關鍵字搜尋找到一篇論文,是四位日本學者在西表島所做的野外觀察,本種的獵物有別於其他扁股泥蜂以螽斯為主,為幼蟲準備的食糧竟然是蟑螂,也因此開啟了我們一段有趣的觀察。

尋找築巢地點

研讀完論文兩天後,Isodontia auripygata選擇了一根大竹竿的尾端築巢了,竹管內徑25mm。當天早上11:00左右抓了一隻蟑螂回巢,之後久久沒有動靜。下午15:00回來看時已經隔間,15:35又抓了一隻蟑螂回巢,然後把隔間挖開,才將蟑螂放入巢室。接著開始銜濕潤已經有些軟爛的草桿回來,不到一分鐘即來回一趟,表示地點不遠。強力搜尋的結果發現採集草桿地點就在老屋旁邊堆放的稻草,採集的部分是比較濕軟的部分,如此反覆直到把整個竹管口封閉為止。

獵捕的蜚蠊比自身還大
隔間和封巢的材料是濕的纖維
在潮濕的稻草堆採集材料

而在巢管區秋玫也發現一個已經封巢的竹管,管徑20mm。封巢的物質暗褐色潮濕,類似今日的觀察。拿回家剖開,果然有蟑螂在內,竹管長140mm,單一巢室長45mm,其餘部分全部塞滿深褐色植物纖維,封巢的部分比較密實。巢室內有3隻蟑螂成蟲,卵產在第一隻蟑螂胸部腹側第一二對腳之間。判斷應該就是Isodontia auripygata所築的巢室,看來築巢已有幾日。

巢管內只有一個巢室
巢室內有三隻蜚蠊成蟲,雌雄都有

根據Masato Ito的論文,至少有三種扁股泥蜂屬(Isodontia )的成員是以蟑螂為獵物,文中提及獵物種類是台灣麻蠊 Rhabdoblatta formosana (Shiraki, 1906 )。經與我們的觀察比對的確有些相像,但是無法確定,可能還需蜚蠊專家的鑑定。另外論文提及Isodontia auripygata只會獵捕蜚蠊成蟲(而非若蟲)作為儲糧,這點也跟我們的觀察相符合。

卵產在第一隻蟑螂胸部腹側第一二對腳之間

所採集的巢管Isodontia auripygata的幼蟲會將蟑螂吃乾抹淨只剩下翅膀的部分,之後會吐絲將翅膀包裹成繭,然後在其中化蛹。根據論文的描述,會以前蛹的狀態渡冬,到隔年才會化蛹,化蛹後19天羽化成蜂。

正在進食的蜂寶寶
蜂的終齡幼蟲
以吃剩的蟑螂翅膀包裹結繭

根據我們對其他扁股泥蜂的觀察,可能要到隔年才會羽化,屬於一年一世代的種類。

PS.沉寂了三個月之後,九月初我們又發現Isodontia auripygata新築的巢,令我們懷疑是否一年不止一世代?但是觀察在油羅蜂旅館的Isodontia auripygata巢管並未羽化,所以真相到底如何?還需更多的觀察才能解謎。

參考資料:Sphecid wasp larvae feeding on large-sized cockroaches in a dead wood cavity,by Masato Ito1, Takumi Oshio1, Hironobu Handa2, Kyohei Watanab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