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李潛龍
以全球的分佈來說白琵鷺的數量其實比黑面琵鷺要多很多,分佈的範圍也比較廣泛,不過台灣並不在牠們主要的遷徙路線上,所以往年見到大多只有一隻兩隻,不過今年的數量卻多很多,我在金城湖附近的觀察有15隻,不過當天有人看見17隻,也有朋友同時間在美山附近看見14隻,因此新竹地區就有31隻,算是數量龐大了。
只是牠們居無定所,又躲得很好,因此不容易觀察。
白琵鷺與我們熟知的黑面琵鷺長得很像,同屬於朱鷺科的鳥類,不過體型稍微大一些,透過望遠鏡觀察可以清楚看見白琵鷺的眼睛,不像黑面琵鷺臉部的黑色與眼睛連在一起,這是黑面琵鷺名稱的由來。
黑白琵鷺會在一起混棲,也會一起覓食,而黑面琵鷺在台灣的主要棲地是南部的七股,新竹地區只在春季遷徙開始時,會看見往北遷徙的黑面琵鷺偶而在此休息。很幸運這次的白琵鷺在新竹停留的時間不算短,牠們白天都躲在隱密的小池塘休息,遇到干擾很容易飛離,所以必須小心接近觀察。










不過印象最深刻與白琵鷺的相遇是2016年到大陸洞庭湖賞鳥,當天也是陰雨綿綿的天氣,200米外有一大群野雁在湖上覓食,在牠們前面恰好是白色的琵鷺特別明顯,牠們正忙著群體覓食,所以給了我們一個近距離觀察的好機會,據當地的巡邏員表示如果天氣好,肯定無法接近到200米的距離,哈哈,所以賞鳥遇到壞天氣,有時鳥況反而比較好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