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小魔女-薔薇切葉蜂築巢記

圖文:林秋玫

緣起

2021年9月上旬秋老虎持續發威,天氣高溫炎熱,但油羅「蜂旅館DIY課程」的親子團學員仍熱情不減地前來參與活動。首先,潛龍為大夥兒解說獨居蜂的眾生相,接著,製作竹管蜂巢的重頭戲便由古進欽夥伴領軍操作。轉眼間,老屋的前庭變身為最佳的工作坊,鋸竹聲和親子對話聲此起彼落,為老屋增添幾許蓬勃朝氣。

我和夥伴們一起協助小朋友鋸竹管時,仍利用空檔快速掃描蜂旅館的出入動靜。當活動順利圓滿結束之際,我突然瞥見一隻小型切葉蜂攜帶黃燦燦的花粉返巢,牠快速飛行的可愛模樣,令人聯想到宮崎駿畫筆下的「飛天小魔女」,此次意外的邂逅成了關鍵性的契機,讓我能深入觀察薔薇切葉蜂有趣(Megachile tranquilla )的築巢行為。

薔薇切葉蜂攜帶花粉回巢

薔薇切葉蜂築巢三部曲

薔薇切葉蜂屬於膜翅目 (Hymenoptera) 切葉蜂科 (Megachilidae) 切葉蜂屬(Megachile),是小型花蜂家族的一員。因其飛行快速,鮮少在植株上停留,若要仔細觀察實屬不易,因此我格外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鎖定目標後便集中火力積極展開觀察行動。

雌蜂所選擇的巢管位於樟樹下的小蜂房,緊鄰青草園小花圃。早上七點,古兄總是最先抵達老屋觀察,他熱情地分享蜂況情報:「8:00 雌蜂正在巢管休息,牠的頭部朝內腹部朝外,目前還沒有開工。」「8:30雌蜂面向巢口整理觸角、洗完臉再開始出巢工作。」果然,只要天氣晴暖,早上8:30至9:30間,這隻身形小巧可愛、動作敏捷的雌蜂便開始頻繁地採集花粉。

我於9月9日在小花圃發現藍雪花葉片上有切葉缺痕後,便立刻「守株待蜂」,當目擊雌蜂前來切葉後,便能更精準掌握牠築巢的三部曲 ; 先切長葉築巢室,再採集花粉糧,產完卵後再切小圓葉封閉巢室,以此工序循環築巢,直到封閉巢管為止。

築巢首部曲~切長橢圓葉做巢室

根據我對編號2021-0907MT巢管的觀察,該巢是長度120mm的竹管,外徑10mm,內徑6mm 。巢位高度115cm,方位朝東。當清晨的陽光照臨小蜂房,氣溫升至攝氏29~32度時,雌蜂便開始出巢工作。9月10日早上我觀察到雌蜂改變往常的飛行路線,停在藍雪花的葉緣,牠的六足緊抓葉片的上、下表面,以後足為圓心,用大顎從葉緣切向葉片中肋,以逆時針的方向切出一片長約10mm至12mm 的長橢圓葉。牠一邊切一邊用足部將葉片向下反摺並抓牢,切完葉片後,就用大顎咬著葉片前端,六足緊抓著葉緣兩側飛返巢管,全部過程只需30秒。

薔薇切葉蜂切葉三步驟

雌蜂切葉的過程看似輕巧,然而攜帶長橢圓葉飛行相當耗費體力。我在9:31和9:39觀察到雌蜂切葉後,暫時停棲在小竹枝和葉片上,休息時間長達40-60秒 。從9:06 至9:53 雌蜂共完成7次切長橢圓葉返巢,共計費時47分鐘。

切葉之後稍作休息

築巢二部曲~採集花粉

雌蜂會在大花咸豐草(Bidens pilosa)、甜珠草(Scoparia dulcis)、兔仔菜(Ixeris chinensis )、倒地鈴(Cardiospermum halicacabum)和樹豆(Cajanus cajan) 等植物上訪花,是普遍型的授粉者,對於訪花的植株並沒有特別的偏好。雌蜂採集花粉動作俐落迅速,通常在一朵花上停留不超過1秒便飛離。

薔薇切葉蜂訪大花咸豐草
薇切葉蜂訪甜珠草
薇切葉蜂訪兔兒菜
薇切葉蜂訪倒地鈴

我在9月11日觀察到雌蜂從8:30至9:30共出巢採花粉10次,單趟往返約耗時4~6分鐘。當雌蜂採完花粉返巢後,會再次退出巢口翻身轉向,以尾部入巢卸下花粉,在巢中卸完花粉約1~2分後,便又出巢採粉。雌蜂主要採集白色、淡黃、橙黃、淡紫、暗紫色等花粉。

薇切葉蜂攜帶不同顏色的花粉回巢

築巢三部曲~切小圓葉封閉巢室

我於9月8日觀察到雌蜂採完花粉後,從10:01至10:15 開始切小圓葉作封閉巢室。牠先切回一片藍雪花的花瓣返巢,緊接著又繼續切4片小圓葉,並攜帶葉片入巢(圖9),共計14分鐘。10:15至10:48 雌蜂多次啣土返巢作為巢室最外層的材料,共計33分鐘。

雌蜂在藍雪花葉片上切小圓葉時,牠以前足為圓心,用大顎從葉緣切向葉片中肋,以順時針的方向切出直徑5mm至7mm的小圓葉,每片切葉只需10-15秒即可完成。雌蜂從9月7日開始築巢至9月11日下午以小圓葉封閉巢管,共計費時5日完成築巢。

以小圓葉封閉巢管

幼生期小檔案
我於9月12日打開2021-0907MT巢管觀察,發現巢房長度105mm,以藍雪花葉片為巢材的8個巢室長短不一(圖13) ; 第1巢室長度12mm,第2、3、4、7、8巢室長度8mm, 第5、6巢室長度10mm。每巢室由7、8片長橢圓葉組成,有些巢室底部會使用花瓣為巢材(圖14)。

巢室封口處從內而外由1片花瓣和2-3片小圓葉緊密排列,小圓葉直徑是5-7mm ; 最外層的小圓葉表面覆上一層薄土,與下一個巢室緊密相連。巢房的最末端以小圓葉和泥土築成兩層相鄰的隔間,以防止螞蟻等天敵入侵。

雌蜂於9月9日在第6巢室產卵,卵呈長型透明狀,長度3mm。卵於9月18日發育成終齡幼蟲,體色米黃色,體長12mm ; 終齡幼蟲於9月20日結繭,繭為淡黃色,長度10mm。我在10月10日中午觀察到一隻體長約8mm的雌蜂成功破繭 卵至羽化共需32天。當晚,第四巢室也羽化一隻長約7mm的雄蜂。

卵呈長型透明狀,長度3mm
終齡幼蟲,體色米黃色,體長12mm
繭為淡黃色,長度10mm

結語這次和夥伴們通力合作觀察薔薇切葉蜂築巢,能在短時間內破解牠的訪花習性和幼生期生活史,覺得十分開心。而最令人感覺意外的是,薔薇切葉蜂築巢時選擇藍雪花的葉片和花瓣作為巢材,巢室做工細緻整齊,令人大開眼界  。此外,還能有機會仔細觀察剛羽化後的雌、雄蜂個體特徵,真是太幸運了。我期待在明年此時仍有機會再看到新世代的「飛天小魔女」騎葉片飛行的倩影。